昆明精打细算加强重点项目财力保障

本报讯 记者吴洁 通讯员丁征报道  紧日子怎么过?9月25日,记者从昆明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昆明围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力确保全市财政安全平稳运行。尤其是在保障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上,昆明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统筹财政资源,切实保障资金到位。

具体来看,上半年,昆明统筹投入66.1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安居房建设,有效保障各项民生福祉政策落实;统筹投入35.4亿元,支持“五网”、城乡发展、环境治理等基本建设,有效保障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统筹投入15.1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和服务业,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同时,昆明严控一般性支出,精打细算,加强重点项目财力保障。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编制2023年预算时,列出了“三保”项目和刚性支出项目清单,再对照清单逐一安排预算资金,对剩余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规模进行压减;按10%的比例压减公用经费,新增资产购置一律不安排预算,精细核算社保缴费预算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列支在项目支出预算中的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确保不突破上一年预算数,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压减评价结果为“中”“差”的项目经费。

接下来,市财政局将继续加大支出管控力度,按轻重缓急安排支出;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相关

上半年昆明统筹4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吴洁 通讯员李卓玥报道 9月26日,记者从昆明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级财政强化源头保障,竭尽全力保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上半年,市级财政统筹各级资金,共计安排约40亿元资金用于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具体来看,今年市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市级财政衔接资金1.4亿元;截至6月30日,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27.57亿元,争取到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共计10.11亿元,争取上海援滇专项资金1.19亿元。

随着财力保障到位,昆明市乡村振兴工作亮点频现。

嵩明县小街镇五条沟村围绕环境卫生整治、粪污处理、产业联动等,探索出一条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以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百万元;石林县长湖镇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羊肚菌特色产业,羊肚菌种植面积1000余亩,有效带动农户260余户;安宁市石庄村深挖自身文化资源,建设滇剧文化巷,创办文化主题特色餐厅“滇剧十宴”,打造滇剧文化研学基地,走出文产结合新路子;呈贡区万溪梨镇培育农旅融合新模式,“呈贡宝珠梨”成为昆明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出一条从农业生产村向农业观光旅游村转型、由传统农业自然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型的发展之路,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0元。

接下来,市财政局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稳定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深化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强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昆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本站转载文章和图片出于传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权异议,请在3个月内与本站联系删除或协商处理。凡署名"云南房网"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爆料、授权:news@ynhouse.com。

相关资讯

猜您喜欢

参与讨论

登录 注册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