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历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中仅次于电影的重要元素,非常引人注意。在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中,来自云南临沧双江县的4种少数民族服饰在争奇斗艳的服饰舞台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云南独特而自信的少数民族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亮相戛纳电影节 供图
拉祜族服饰上的银泡装饰再配上挎包“面搓”,令人印象深刻;以黑红为主色调的佤族服饰,代表着佤族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靛蓝底色短衫搭配蓝白相间头巾,诠释着布朗族人民的朴实与稳重;还有傣族人民的长袖短衫、七彩长筒裙和淡雅头饰……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种民族服饰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展示,展现出各族儿女满满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也展现了“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
双江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23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在相依相随中演绎了独特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拉祜族的72套路打歌、佤族的鸡枞陀螺、布朗族的蜂筒鼓舞、傣族的象脚鼓舞和孔雀舞……20世纪90年代,双江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2018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世居双江的各民族同胞在传承与发扬各自文化的同时,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在同生共荣中续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本站转载文章和图片出于传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权异议,请在3个月内与本站联系删除或协商处理。凡署名"云南房网"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爆料、授权:news@ynhouse.com。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