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活动中,作为此次救援演习活动分会场的昭通按照预定救援演习方案遭受了地震灾害后,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结,携带各类救援工具,火速奔赴灾区一线,救援人员密切配合,全力开展抗震救灾,精准而高效地完成了生命搜索、基础救援、实景救援等所有救援科目。
此次昭通分会场救援演习以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全流程、全要素为主线,涵盖应急响应、力量突入、统筹指挥、救援救灾等抗震救灾行动全过程,按照指挥演习、综合演习两个阶段组织实施,共设置8个环节26个科目,包括国家消防救援队伍、武警部队和民兵、公安、医疗、电力、通信、交通、地震、气象、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东源队等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以及市外国家级救援队伍全部集结到位,一切准备就绪。
按照先前演习方案,云南丽江市玉龙县突然发生7.6级地震,昭通市区震感强烈,昭阳区、大关县、巧家县等地受灾严重,大部分村镇在断水、断电、断路后形成“孤岛”,老百姓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灾情”发生后,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调集地震救援专业队共17车100人3犬,携带全套个人防护装备和探测类、破拆类、救生类、保障类等器材装备迅速集结,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并将救援演习现场分成多个职能小组,采取多种搜索方式,分区域、分重点,按前方指挥部的命令迅速投入到各个区域的搜救工作当中。
“有人吗?还有人吗?”在废墟之上众多搜救人员急切的呼唤中,昭通消防救援人员通过派出搜救犬、使用生命探测仪、人工呼喊等方式,不断搜索模拟被困人员位置。在寻找到被困人员后,消防救援人员“就地取材”,现场制作支撑物,采取打通生命通道、垮塌物移除清理好、狭小空间伤员转移、固定不稳定建筑支撑等技战术,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随着搜救范围不断扩大,现场指挥部的一条条命令接踵而至,“向下破拆、狭小空间救援、水域救援、建立斜向救援通道、不稳定建筑固定支撑”等演习科目也不断用于实战。在现场,大家通过运用平时掌握的技能战术,熟练操作装备器材,协同配合、操作精准、分秒必争,以实战标准顺利完成了各个演习科目。
据介绍,此次演练立足有效应对大震巨灾,以抗震救灾全流程、全要素为主线,着眼可能发生的重大地震灾情,紧盯断网、断电、断路“三断”极端灾害场景、多灾种叠加等难题,开展生命搜索、基础救援、实景救援三大类九个科目训练,全方位检验了消防救援队伍绳索救援、水域救援、狭小空间救援、支撑、破拆、搜索等实战救援能力。
“此次救援演习,进一步检验了装备配备、人员编组、作战编程、人装携行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提升专业队伍在各种极端恶劣情况下的救援能力,牢固树立了‘抢大险、救大灾’的战备意识,切实提高昭通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整体应急救援水平。”昭通消防救援支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昭通消防救援支队将继续坚持预防预备与应急处突相结合,全面加强部门联动、协同配合,着力提升全市地震灾害救援能力,时刻做好应急响应、跨区域增援的各项战斗准备。
本站转载文章和图片出于传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权异议,请在3个月内与本站联系删除或协商处理。凡署名"云南房网"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爆料、授权:news@ynhouse.com。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