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商圈、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人员流动性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怎么样?11月23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部分场所,发现这些场所各入口均有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提示扫码亮码、检测体温等,同时,不少公共场所还严格执行消杀、巡检等措施。
农贸市场
大观篆新农贸市场
一日一清洗、每周大扫除
23日上午11点,大观篆新农贸市场里顾客络绎不绝。市场入口处设有一个免费核酸检测点,做核酸检测的市民有序排成两列。市场南北门入口处均设有防疫卡口,“进出市场的顾客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示健康码、行程卡。”卡口旁的喇叭循环播放着提示信息,每当有市民进入,卡口处工作人员便会挨个检查。
在南北门市场入口处及各个角落,张贴着“智慧篆新”二维码,市民扫描该二维码,就能查看各商铺具体位置及疫情公示公告等信息。市民能据此迅速找到商铺位置,节约买菜时间。同时,在有新的防疫措施时,也能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每天都要做核酸检测,之后要把结果上传到小程序,卖菜时要佩戴口罩,收摊后要消毒。”市场蔬菜区商户李兴丽说,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严格落实市场管理方的防疫要求,这不仅是为了让顾客放心,也是保护自己。
大观篆新农贸市场管理员陆光福介绍,自9月26日起,市场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保安、保洁须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市场管理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组建市场疫情防控督查小组,对市场商户及从业人员进行每日核酸检测结果检查,并统计相关数据及时上报;消费者进入市场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市场北门设置核酸检测点,为商户和市民提供便利;为保证卫生和安全,市场严格执行“一日一清洗”“一周一大扫除”制度,定期安排专业消杀公司对市场进行全面消毒。
和平综合农贸市场
每天登记商户健康信息
和平综合农贸市场工作人员帮老人扫码
西山区和平综合农贸市场同样执行严格的防疫政策。该市场共有4个出入口,每个口都有保安在查看入场人员的场所码、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由于市场1号门和4号门人流量大,所以采用双岗制,2号和3号门为单岗。与此同时,农贸市场的4个入口都张贴有温馨提示和醒目的扫码标识,扩音喇叭循环告知进入市场人员“佩戴口罩,扫码亮码”。
该农贸市场设4个区域,分别是A区海鲜区、B区百货区、C区粮油区、D区蔬菜肉禽区。“每天早上进入市场前,市场保安会核验我们商家的核酸检测结果、健康码以及行程卡。早上8点以后,市场部的管理人员会对我们的健康信息进行登记并签名。”肉贩李老板说。
西山区和平综合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综合部工作人员宋伟介绍,自8月17日以来,进入市场的市民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且扫码亮码,内部人员则需持有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除此之外,市场工作人员还要对商户售卖的产品把关。“像三文鱼这样的进口海鲜冷冻类产品,我们要进行溯源。”宋伟说。
为方便商户和市民,该市场在1号门附近设立了两个免费核酸采样点。
商圈
南强步行街
人员三班倒 值守进出口
中午12点,正值午饭时间,南强步行街西口处人流较大,在此处值守的1名工作人员正严格检查市民的场所码和健康码,所有人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方能进入。
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市民,会被工作人员引导至就近的免费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坚持这样的严格检查,大家到此吃饭、逛街才会安全。”在南强步行街内就餐的杨女士说。
该步行街共设5个进出口,每个口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工作人员称,该步行街一直开展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入的群众严格扫码亮码、测体温。从11月18日开始,所有工作人员三班倒,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值守在各个入口,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除了扫码亮码、测体温,还需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此外,还要求该片区所有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
“我们每天都做核酸检测,是阴性才能正常上班。这样我们自己放心,顾客也放心。”市场内一名商户说。
南屏步行街
11个出入口设防控检查点
南屏街工作人员查验市民健康码
在南屏步行街西口,南屏步行街管理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严格检查进入该片区群众的场所码、健康码,引导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者到附近免费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走访发现,整个南屏步行街片区共在11个出入口设置了疫情防控检查点,均张贴场所码,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提醒和协助市民扫码亮码。市民进入该片区后,想到周围的商场消费,同样需要出示场所码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严格测量体温。
南屏步行街管理公司的刘先生介绍,11月18日以来,每天上午9点至晚上10点,公司派出30名人员严格值守。此外,还需每日检查该片区沿街商铺以及街面摊点经营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
五华区护国街道宣传委员马女士介绍,从11月18日开始,护国街道便动员志愿者和城管队员,协助街道对南强步行街、南屏步行街、昆明老街的所有出入口进行封口检查,整个护国街道增设9个免费核酸检测点,为市民提供便利。
公共交通
昆明地铁
做到疫情不退防控不减
市民在地铁进站口扫码
“请扫码,出示行程卡和健康码。”上午11点,梁家河地铁站陆续有市民来乘车,一名安检人员在进站口提醒大家扫码亮码。乘客们都佩戴口罩,并按要求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同样,在五一路站,进站就能听到提醒扫码亮码的广播。进站口也有安检人员在检查健康码、行程卡。
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蔡女士说,近期安检人员都会要求乘客扫场所码,出示行程卡及健康码,所以她每天都做核酸检测,并配合检查。“我觉得很有必要,严格检查是为大家的安全着想。在我坐地铁的过程中,乘客基本上都配合工作人员,积极扫码亮码。”
记者从昆明轨道集团了解到,昆明地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开展通风消毒、扫码亮码、查验核酸检测证明和督促佩戴口罩等工作。近期市民乘坐地铁,需要扫场所码、出示行程卡及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此外,疫情期间,昆明地铁进行全线网运营组织调整,科学配置运力,运营一线人员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上岗。定期对车站、列车开展环境核酸筛查,做到疫情不退防控不减,切实保障乘客及员工的健康安全及市民的出行需求。
昆明公交
随车配备一名安全检查员
中午12点,记者在人民西路口(西园路)公交站乘坐100路公交车。上车后,驾驶员提醒乘客出示健康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认真检查。在75路公交车上,情况也一样。
在西园路口(丹霞路)公交站,正在等车的胡女士已提前打开了健康码。她今天已乘坐了148路和62路公交车,都检查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148路公交车上还有一名安全员,专门做检查工作。防疫不松懈是为大家好,驾驶员们也辛苦,要检查每一个乘客的健康码,还要做口头提醒。为了节约时间,我都是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这样更方便。”胡女士说。
昆明公交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一直以来,集团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民乘坐公交需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及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于在岗的驾驶员,必须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上岗,每辆公交车都做好“一趟一消毒”工作。此外,为了提高检查效率,近日在公交车上还会配一名安全员,专门负责检查工作。
本站转载文章和图片出于传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权异议,请在3个月内与本站联系删除或协商处理。凡署名"云南房网"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爆料、授权:news@ynhouse.com。
热门评论